◆ 存证当事人上传文件和证据防止篡改
◆ 验证已存证诉讼证据解决取证认证难
◆ 保证上链证据真实解决互相信任问题
◆ 在证据材料完整性真实性上优势明显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迅速崛起。当前,这项技术已从数字资产向票据管理、产品溯源、存证取证、版权保护、数据共享、智能制造等众多领域延伸拓展,开始在司法办案工作中崭露头角。
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区块链更广泛应用指明了方向。近日,《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北京、江苏、浙江等多地法检机关,探访区块链技术在司法办案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及其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有效服务司法办案
“区块链技术帮了检察工作的大忙。”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检察院技术工作负责人史俊强告诉记者,不久前,宜兴检察院刚刚利用区块链技术成功起诉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案。
2018年,邓某等3人在未依法办理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经事先共谋,至宜兴市西渚镇篁里村石门组附近违法采挖矿石,造成开采区域地质环境及土地资源受到破坏。
宜兴检察院接到相关案件线索后,技术人员和检察官一起到达案发现场,利用无人机拍摄涉案地点矿石被非法采挖后的现状,迅速录入公益诉讼线索评估管理系统。
承办检察官在全面审查证据材料、犯罪事实及危害结果后发现,案件的难点在于确定矿区原始面积以及非法采矿前后对比情况。
史俊强说,虽然可以通过3D建模技术构建出被挖矿区立体模型,通过对模型相关点位进行定位,测量估算模型内采挖坑洞,但模型数据不足以作为证据认定犯罪。
一番思考之后,承办检察官想到何不试一试区块链技术?
宜兴检察院立即联系委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运用区块链和卫星遥感技术调取案发前半年内矿区卫星图片,生成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情况报告,8张附哈希值(SHA1)的数字正摄影像图客观呈现了涉案矿区地形地貌动态变化过程,分析得到的矿区地貌变化时间与嫌疑人供述的犯罪行为持续时间基本吻合。
最终,上述电子证据被法院采纳,3名被告人被判赔偿国家矿产资源损失费21.5万元,连带承担环境修复费用36.1万元。
“此案是无锡首例针对非法采矿案件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录入公益诉讼信息数据库,成为以后办案的参考。”史俊强自豪地说。
除在检察工作中大显身手外,区块链技术在法院工作中的应用也毫不逊色。
近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法院借助区块链加密技术,对一起区块链存证的刑事案件进行宣判。
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13日,被告人王某在江苏、浙江、江西等地,以借款方式骗取他人财物176起。被害人众多、分散于全国各地,且单笔犯罪数额小、数量多,如果将相关证据通过光盘形式记录,很可能发生光盘毁损导致数据丢失,或光盘内数据被篡改等情况。
上虞区司法机关以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证据流转和比对贯穿于侦查、公诉、审判全过程,得到各方认可,审判效果良好。
如今,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实际应用,为司法办案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办案效率和公信力大幅提升,司法红利持续释放。
具有强大应用优势
去年12月22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由其主导建立、产业各方积极参与的电子证据开放生态平台——“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引发广泛关注。
“‘天平链’创立之初就吸纳了司法机构、行业组织、大型央企、大型互联网平台等18个节点共建,吸引来自技术服务、知识产权、电子合同、金融服务、第三方存证等25家应用单位接入。”北京互联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孙伟告诉记者。
“天平链”在实际司法办案工作中究竟是如何应用的呢?孙伟介绍说,应用接入方在产生或者接收到电子证据后,及时对其进行摘要处理并广播到可信联盟链网络,存证成功后“天平链”返回唯一的存证编号;当有诉讼发生时,当事人即可向北京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提交电子证据和存证编号;北京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根据诉讼编号向可信联盟链查询存证内容;根据存证内容,自动摘要对比以验证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存证时间。
“简言之,‘天平链’一方面可以对当事人上传到电子诉讼平台的诉讼文件和证据进行存证,防止篡改,保障诉讼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对进行过‘天平链’存证的诉讼证据进行验证,解决当事人取证难、认证难的问题。”孙伟说。
据介绍,截至目前,“天平链”已协助验证跨链存证数据2468条,涉及案件512件。经庭审质证,无一当事人对区块链上存证、认证的证据真实性提出异议,应用效果良好。
“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具有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史俊强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对于区块链的标准定义各界仍存在一定争议,但区块链所具有的上述鲜明特征已经得到普遍认可,有人形象地称之为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
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赵志刚看来,证据是诉讼的核心内容,证据的真实性来自于源头的侦查取证,来自于中途的存储及移交流转。无论是在源头还是在中途,证据都有被篡改的可能性,这不仅是检察工作关注的重点,也是困扰各类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参与主体的问题。
“如何保障证据在源头、中端以及后端的真实性?区块链技术可以担保证据上链后的真实性,解决信息交互中互相信任的问题,以其真实性担保和上链不被篡改的技术特性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赵志刚说。
史俊强认为,区块链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与分布式记账等技术特征和智能化、极难篡改的特性,都与保证司法办案工作的公平公正息息相关,尤其是在证据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上,区块链技术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肯定区块链技术在固定证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史俊强提醒,如果仅将区块链技术理解为司法办案过程中的证据固定技术未免太过狭隘,因为区块链技术在司法办案工作中的应用远不止于此。
史俊强的判断并非无根之水。
今年10月,智能合约在北京互联网法院落地应用。在一起网络侵权纠纷案件中,原、被告经法院主持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于2019年10月16日之前支付原告赔偿金3.3万元。法院在谈话中告知原、被告双方,如被告在履行期内未履行义务,将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自动执行。调解书生效后,在当事人端、法官端均出现“智能合约”字样,表示这个案子与普通案件有所不同。
孙伟告诉记者,截至10月17日,被告仍有两万元赔偿金未履行,原告点击“未履行完毕”按键,案件直接进入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庭审核,通过后,随即进入法院执行系统。
“其实这与传统执行立案步骤大不相同。”孙伟进一步解释说,在传统执行案件办理模式中,当事人需要确认是否按期履行,核对申请执行期限,申请执行,填写、上传相关信息、执行申请书、执行依据等信息材料。而在区块链智能合约嵌入调解书案件中,当事人只需要点击“未履行完毕”按钮即可。
“这得益于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自动抓取功能,从而轻松跳过那么多繁复的程序,还能够确保不影响公平公正。”孙伟说。
业界普遍认为,在区块链领域中,智能合约是一段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代码,这个代码在区块链数据库中被写入和读取,由区块链交易触发。
今年10月24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上线应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王江桥的一段话发人深省:“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应用贯穿了网络行为从发生到纠纷解决的全过程,应用代码算法率先揭开了未来互联网空间行为逻辑和行为规则的面纱。”
“不过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区块链的技术底层并不完善,很多基础理论问题还没有突破。因此,我们还无法窥探到未来区块链在司法场景应用的全貌。”赵志刚说,区块链模式的核心在于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这对以证据为中心的各类诉讼工作和覆盖诉讼全流程的检察监督事业具有重要价值。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